Chinese | English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
关闭
中心网站服务器故障,基本功能已修复,可正常下单,图片数据尚在修复中,有问题请联系(027)68780570。
关闭
在线咨询
联系QQ:2178199170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杨小骏/裴得胜组合作揭示胶质瘤发生中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作者:luojiao 发布时间:2021/4/2 10:00:00

撰文 | 杨小骏

      肿瘤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其主要致病原因为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肿瘤基因组计划测序发现,三个关键的信号通路,包括RTK/Ras/PI3K、Rb,以及TP53通路的表达异常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胶质瘤患者中,表明这三个信号通路在胶质瘤发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仍未完全阐明。


      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杨小骏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裴得胜研究员合作在Brain发表了题为Stepwise crosstalk between aberrant Nf1, Tp53 and Rb signalling pathways induces gliomagenesis in zebrafish的研究论文,进一步揭示了RTK/Ras/PI3K、Rb,以及Tp53信号通路在胶质瘤发生中的相互作用。


      该研究通过构建多种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斑马鱼品系,并在斑马鱼中诱导胶质瘤,进而揭示了在胶质瘤发生过程中,nf1的基因突变在胶质瘤肿瘤起始阶段(initiation pathway)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导致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产生,而rb1tp53基因突变主要作用为促进肿瘤进一步发展(progression pathway)为高级别胶质瘤。特别是tp53突变,是导致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同时,研究还发现斑马鱼诱导胶质瘤与人源胶质瘤在组织学和分子水平存在高度的相似性,可以用于研究不同遗传背景条件下的胶质瘤发病机制,以及进行抗肿瘤药物的高通量筛选。


      汕头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生罗娟娟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杨小骏教授和裴得胜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李嘉诚基金会等项目的支持。

地址:武汉市东湖南路7号中科院水生所; 电话:027-68780570; 网址:http://www.zfish.cn/; 邮箱:zebrafish@ihb.ac.cn
Copyright © 2012 - 2023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5003091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