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 English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
关闭
中心网站服务器故障,基本功能已修复,可正常下单,图片数据尚在修复中,有问题请联系(027)68780570。
关闭
在线咨询
联系QQ:2178199170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浙江大学管敏鑫组揭示线粒体RNA转录后成熟缺陷导致心肌病的分子致病机制

作者:luojiao 发布时间:2021/4/22 3:00:00
     2021年4月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研究所管敏鑫教授课题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线粒体tRNA修饰基因MTO1缺陷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mto1基因敲除的斑马鱼模型,系统阐述了MTO1缺陷导致线粒体RNA转录后成熟缺陷而引发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分子致病机制。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不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疾病,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约为0.2%,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壁增厚,心脏功能收缩障碍。HC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包括无症状、呼吸困难和危及生命的心力衰竭及猝死等,也是导致年轻人猝死的首要原因。线粒体是细胞核心的代谢性细胞器,具有自主的复制转录翻译体系,其通过电子传递呼吸链为生命过程提供能量。近年来基因筛查研究显示,线粒体tRNA修饰基因MTO1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但是具体的致病机理还未明确。MTO1(mitochondrial tRNA translation optimization 1)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线粒体tRNA转录后修饰酶,最早由管敏鑫团队在2002年发现(J Biol Chem. 2002),该蛋白主要负责对五种mt-tRNA反密码子环34位点尿嘧啶进行牛磺酸5-甲基(τm5U)修饰。随着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发现MTO1除具有线粒体tRNA修饰外还通过调控MTPAP的表达影响线粒体mRNA的polyA合成,参与线粒体功能的调控。

     在本研究中,团队成员首先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mto1基因稳定敲除的斑马鱼模型,发现该基因敲除的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迟缓,成年突变斑马鱼心肌细胞体积变大和心肌纤维紊乱等表型,这与人MTO1基因突变导致的心肌病表型一致。


图1

     对斑马鱼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Mto1的缺失引起了线粒体tRNA的构象发生变化,tRNA氨酰化水平下降。随后通过RNA转录组学和免疫共沉淀技术,团队成员发现,Mto1与线粒体poly(A)聚合酶MTPAP有相互作用,Mto1缺失会影响MTPAP的表达,并会导致线粒体cox1,cox3和nd1 mRNA的3‘端末尾聚腺苷酸长度的改变。tRNA和mRNA成熟的缺陷进一步损伤线粒体翻译和呼吸电子传递链复合物的酶活,进而导致肥厚型心肌病。该发现为临床心肌病的机制研究与精准诊疗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图2

     该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张青海和博士生何晓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管敏鑫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
地址:武汉市东湖南路7号中科院水生所; 电话:027-68780570; 网址:http://www.zfish.cn/; 邮箱:zebrafish@ihb.ac.cn
Copyright © 2012 - 2023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5003091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