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 English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
关闭
中心网站服务器故障,基本功能已修复,可正常下单,图片数据尚在修复中,有问题请联系(027)68780570。
关闭
在线咨询
联系QQ:2178199170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兰州大学黄德军组在氯酚影响斑马鱼性别分化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CZRC 发布时间:2022/9/20 10:00:00
氯酚作为化工原料被广泛使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为水环境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氯酚类化合物可通过食物链等途径在生物体内累积和放大,且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不可避免对水生动物产生毒性影响,如导致鱼类的雌性化等现象发生。部分鱼类的性别分化与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及数量等密切相关,然而,氯酚是否影响鱼类的原始生殖细胞尚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

近日,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甘肃省环境生物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德军团队在环境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了题为“2,4-Dichlorophenol increases primordial germ cell numbers via ESR2a-dependent pathway in zebrafish larvae”的研究论文,阐述了2,4-二氯酚暴露后斑马鱼原始生殖细胞数量增加的分子机制,为科学认识氯酚类化合物的雌激素效应提供了新见解。


该研究工作使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PGCs的斑马鱼,探讨了2,4-二氯酚暴露诱导鱼体内vasa和dnd基因转录、增加PGCs数量并导致雌性比例升高的机制,发现其与雌激素受体2a(ESR2a)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具体来说,2,4-二氯酚可直接与ESR2a结合,并通过ERE依赖的信号传导途径增强vasadnd的转录,使PGCs数量增加并导致斑马鱼的雌性化。该研究还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了ESR2a功能缺失的突变体,对上述信号通路进行了深入的验证研究,为2,4-二氯酚的雌激素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全面的遗传学证据。获得的突变体斑马鱼也为其它雌激素类似物的毒性效应和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材料。总体而言,该论文证实了2,4-二氯酚引起的斑马鱼原始生殖细胞数量增加依赖于ESR2a介导的信号途径。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胡艳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黄德军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生马萱、刘荣剑、Iqra Mushtaq(留学生),副教授漆永梅和袁聪等人参与了论文工作,兰州大学是唯一作者单位。该研究得到兰州大学、甘肃省科技厅、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据悉,该研究涉及的PGC特异标记斑马鱼品系,来自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地址:武汉市东湖南路7号中科院水生所; 电话:027-68780570; 网址:http://www.zfish.cn/; 邮箱:zebrafish@ihb.ac.cn
Copyright © 2012 - 2023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5003091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695